更好的方法                                                                                        (尤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1823-35                                                                      2013421

 

引言

1)          這遊戲很好玩﹕你有沒有玩過碰碰車的遊戲?在遊樂場裏玩碰碰車真好玩。你知道這遊戲的目的就是要碰車,不是碰別人,就是有別人會碰你。當別人碰你的車,使人無法躲避時,你就會大力加油門,追上你剛剛碰你的車,希望更大力地回碰他一下,讓他知道你不是可以欺侮的。這種報復行動在遊樂場玩碰車可能很好玩,但若用在現實人生上面,可能很危險。人家碰你一下,你加倍用力地報復,很可能將衝突升級,加劇,到後來可能演變到無法控制,造成兩敗俱傷的收場。

2)          真人生不可玩﹕有關真實人生體驗彼此碰撞的經歷,其實不好玩,特別是耶穌的主張更不好玩。耶穌說﹕如果有人碰撞你(得罪你)你要饒恕他。對於被人碰撞,我們會像彼得那樣想﹕我要饒恕他多少次?七次夠了嗎?但耶穌說﹕不止是七次,乃是七十個七次。”(馬太1821/22)換句話說,饒恕的恩典應該是無限的。原因不是因為對方值得你不斷饒恕,真正原因乃是﹕因為神不斷饒恕我們,所以,我們也當不斷饒恕別人。耶穌的比喻中那主人說﹕你央求我,我就免了你所欠的,你不應當饒恕你的同伴,像我饒恕你麼?(馬太1832-33

 

人生在世必被碰撞﹕

1)          這世界一點不完美﹕現實人生不一定像在遊樂場玩碰碰車,你明知必會有人碰撞你。人生也一樣被人碰撞是必然的事實。只要看看你上學,去工作,與人爭路開車,與鄰居的關係,每天生活,包括家庭,你所受到的碰撞,實在無法計算。這個世界一點都不友善,人們一點禮貌都沒有,每天出門都沒有安全感,因為這是個充滿罪惡的社會,到處都是罪人,包括你我在內,不比別人好到兒去。人生根本就是一個不斷碰撞的經歷,不是人碰你,就是你碰別人。怪不得耶穌安慰門徒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你們心裏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患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1633)

2)          多菅聞事妨礙別人﹕在遊樂場玩碰碰車,你碰我或我碰你,是好玩的事,但在真實人生經歷上,別人若是碰你,就不是因為好玩,乃是因為你妨礙他的行徑,作事,目的,他們必須將你碰倒,挪開,撞跌,不再妨礙他們的利益目的。這情形天天發生,在政治上,商場上,甚至工作地方,你若干犯別人的利益,妨礙他人的目的,他們會毫不留情地碰撞你,打擊你,將你打垮,移去。我自己就吃過這虧,不只一次,當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時,干涉根本不關自己的事,結果是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數千年前,所羅門王早就提出警告說﹕過路被事激動,菅理不干自己的爭兢,好像人揪住狗耳(肯定被咬)(箴言2617

3)          執理不苟肯定吃虧﹕這是另一個常常被碰的原因﹕你明知有理,執著不拘,肯定會吃虧,被碰,被打擊,成為壞人的眼中釘。耶穌就是這樣,保羅也這樣,他們站在真理一邊,就是不肯妥協,這些人對是非、黑白,對錯、絕不含糊,不讓步,結果必惹來麻煩,被碰,被撞,被打擊,陷害,常常發生。但這是對的,是值得的。耶穌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510

4)          自己犯錯咎由自取﹕有些人不肯承認這一點﹕我們被碰受傷害,被打擊,是因為我們的過犯,作錯事,引起後果,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大衛王就吃過自己犯罪的苦頭。在詩篇4012他說:“因有無數的禍患圍困我,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抬不起頭來)。聖經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約翰一書19)但我們卻必須償付因犯罪而來的惡果,代價,並且一生心中仍留傷痕。耶穌說﹕你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恕,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與弟兄和好,然後回來獻祭。(馬太523-26

 

為什麼我們要報復?

1)          因為這是人的本性﹕只要你觀察小孩子如何玩耍,你就知道﹕你推我一下,我回推你一下,你對我不友善,我會對你更兇。我不知道這本性從何處來,只知道所有孩子都這樣。你叫你的孩子被人家推,不要回手,那是作不到的。

2)          不要給人認為好欺﹕被人推碰而不回手,會被人認為好欺侮,是個弱者。世上沒有人喜歡被欺侮,喜歡被人認為是弱者,特別是在公眾面前,更不可以。故此,回手推回去,反擊,是表示剛強,膽壯,保持尊嚴。

3)          反擊欺侮為了生存﹕世上到處是爭鬥,弱肉強食,反抗欺侮是為生存,你若任人推撞,總不回手,不久人人都會爬到你頭上欺侮你,那你怎麼活呀?世上的空間和資源有限,你不拼命爭奪,你就會被淘汰,吃虧。故此,不少人認為只有一條出路﹕反擊生存。

4)          以毒攻毒志在必勝﹕在某些情形下,最好的防衛是先下手為強。這叫作以毒攻毒﹕你必須先下手為強,一棍將別人打垮,他才不會回來找你麻煩。炮艇外交,或先兵後理 才是得勝之道。

 

耶穌方法比別更強﹕(馬太福音1823-35

1)          耶穌教導理所當然﹕ 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好像我憐恤你麼?1832/33)耶穌教導的中心是﹕我們既然蒙神饒恕,我們就當照樣饒恕別人。這是理所當然,人人當行的事。可惜的是這樣卻正是人人不肯行的事。我們喜歡神饒恕我們,但我們卻不肯照樣去饒恕人。

2)          當心失去神的憐恤﹕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1834/35)我不是說神對我們的憐恤全賴我們如何對別人,神的憐恤是恩典,人的行為無法換取。但我們要記住,神也是公義的神,我們若硬著心不肯饒恕他人,我們根本就不配接受神的饒恕。

3)          神的公義所向無敵﹕神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伸冤,使強橫的人不再威嚇他們。(詩篇1018)保羅又勸我們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聽從主怒,因為經上記著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19)我們要絕對信任神的公義,要相信神必會賞善罰惡。我們不必自己去伸冤,自己去斗爭,反擊,神的保護萬無一失。

4)          神有更高更美目標﹕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福音的緣故。並且那在主裏的弟兄,多半因為我受的梱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腓立比書112/14)有些時候,神容許我們被無理對待,吃虧,被迫逼,是有他更好更美的心意在其中,正如保羅為福音坐牢一樣。我們若不肯信任神的美意,自己拼命反擊,豈不是妨礙神美好旨意成全嗎?失去神藉我們人生成全他的美意麼?所以,我們不要反擊,不要報復,乃求神向我們顯明他的美意,求他賜我們忍耐,信心和力量去經歷不公平待遇,達成神更高更美的心意,使他得著榮耀。

 

真理應用﹕

1)          不只是玩碰碰車﹕人生經歷就像在遊樂場玩耍碰碰車,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必然會被碰撞,有時碰得你金星直冒,昏頭轉向。大多數我們被碰撞不是我們要的,也不是我們能預防的。我們能控制的是如何去回應。我們若應付不好,可能會火上加油,演變成為兩敗俱傷的結局。所以在處理吃虧事件時,要有智慧,才不致因小失大。

2)          神的方法最美好﹕作為神的兒女,在人生道路上被碰撞,吃虧,受損失,是必然的事,我們應如何回應,應當尋求神的引領。我們要記住,神才是我們最有效的保障,比我們自己的能力好得多。人生不論順逆得失。最佳的避難所在乎神。正如大衛王所說﹕我依靠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詩篇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