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的大能” (尤牧師)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1﹕2-5 2013年11月3日
引言﹕
1)
福音有言語沒大能﹕這是指我們傳福音時,沒有得到大能的果效。不少傳道人基督徒在傳福音時只注重福音的道理,教義和得救的益處,卻沒有包括教導新信徒如何得福音的能力,如何成為有結果子,又有喜樂,有盼望,活潑服事主的信徒,不論是忽略或是有意這樣傳福音的結果,信主的人只知道福音的道理,卻沒有明白如何活出福音的大能,成為多結果子的信徒。
2) 福音有言語有大能﹕帖撒羅尼迦人信主卻不是這樣。當保羅將福音傳給他們的時候,他不只教導他們福音的道理,如何得救,他也教導他們如何生活,服事,顯出福音在他們生命中的能力,使他們能作有因信心所作的工夫(服事),愛心所受的勞苦和因盼望所存的忍耐(1﹕2,3,5)怪不得每逢在禱告中記念他們的時候,保羅總是不住地為他們感謝神。我想大家想一想,有誰在為你禱告時心中充滿喜樂的感恩呢?
福音的四個進階﹕
1)
第一階﹕福音的言語﹕ “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的口裏,在你心裏,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羅馬書10﹕8)這是傳福音的第一步。基督徒是福音的使者,我們有責任將救人靈魂的福音信息帶給未知未信的人,使他們能聽到得救的信息,正如主耶穌在大使命中告訴我們該作的。(馬太28﹕19)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有責任將福音信息傳開,傳給與我們接近的人,先是家人,親友,再及四圍的人,這是播散福音的種子,就是神的道。
2)
第二階﹕福音的成長﹕ “若有人在基督裏(得救),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這是指福音的能力,活在信主者生活中的成長和新生命,這不只是知道得救的教導,知識,乃是因福音大能而活出新生命的樣式。一個真正有新生命的信徒,必須有這樣的生命果子和見証。一個信主的人,不可以活在從前的樣式中,若無其事,好像一個球員換隊一樣,他仍然是為自己利益打球,沒有任何道義上的責任和改變。保羅在歌羅西書1﹕13說﹕ “主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度裏。”我們就不可再活在黑暗之中。』因著福音的大能,我們必須成為新造的人。
3)
第三階﹕福音的果子﹕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凡在我裏面的,我也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約翰福音15﹕5)結果子是生活必然的表現。加拉太書5﹕22-23列舉出一連串神期望信他的人能結出的果子﹕ “聖靈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一天結一點,我們必須向世人顯示出我們是屬神的兒女,用屬靈的果子去証明我們內在的新生命。世人不注重我們有多少聖經知識,他們卻會注意我們有什麼新改變。
4) 第四階﹕福音的賞賜﹕ “美好的仗我打過了,當跑的路我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守住了,從此之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那日要賜給我的。”(提後4﹕7-8)是的,凡要為主而活,為主結果子的人,必須付出一些代價,必須為主犧牲某些世俗事物,甚至為主受苦,為的是要結出屬靈果子。神不會抹煞我們的奉獻,付出和犧牲而掩眼不見,若無其事,神必會報答,獎賞我們為主所作的。林前15﹕58說得好﹕ “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不是徒然的。”
福音大能的四果子﹕(帖前1﹕2-5)
1)
回憶的喜樂﹕ “我們為你們眾人常常感謝神,禱告的時候題到(記念回憶)你們。”(1﹕2)每次在帖城信徒禱告時,保羅總沒有忘記他們為主所結的果子,他心中就充滿感恩的喜樂。傳道牧師心中最大的喜樂就是在禱告中回憶記念信徒在屬靈果子上的增長,在福音大能中所作的見証,表明福音在他生命中的果效,每次為他們禱告時,保羅的心就充滿喜樂和感恩,信主的人最大的期望是不使主耶穌對我們失望,正如路加13﹕7-9所記那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
2)
信心的工夫﹕ “在神我們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1﹕3)一個真正信福音得新生命的信徒,必然會在生命中見証神在他身上的工夫。信心的工夫是指因信耶穌,得著屬靈能力,在生命和生活中有明顯改變的見証(林後5﹕17)基督徒在生活中過得聖潔和公義,神就得著榮耀。 “工夫”希臘文ergon是指行為,成就和發揮功效,在行為上有美好的成就。雅各在2﹕17說﹕ “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一點沒錯。
3)
愛心的勞苦﹕這是該教會信徒有福音大能的另一明証, “勞苦”(koros)乃是在極艱難環境下努力不懈,繼續向前的行動表現,必須使出一個人的全能精力去應付才成,這是高貴的,自我犧牲的,無私的行動,乃是因為裏面有愛主的心。我們若說愛主愛人,就必要有 “勞苦”的表現。愛主愛人是主的吩咐,我們理當竭盡能力去作,見証福音大能在我們裏面。
4) 盼望的忍耐﹕這是福音大能果子的最後一個。忍耐的原文是指在重重壓力之下,仍不動搖,不放棄,不半途而廢的紉力,這是一些信徒軟弱的情形。大多數信徒在初信時都熱心,忠心,效勞。但日子久了,因世界的引誘,肉體的軟弱,人生的低潮,愛主為主的心志就開始後退。我們應當對主有信心,有盼望,我們需要主能力的支持,禱告的力量,在艱難中盼望主的拯救,保守和供應,使我們不灰心,退後。
福音大能七種改變﹕(林前5﹕17)
1)
讓神居首位﹕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拉太書2﹕20)心中有福音大能的信徒,必須讓神在生命中居首位,將生命的主權交給主。以前我們一切自己作主,自己決定選擇,現今我們活著是主活在我們裏面作王,在一切決定選擇上,讓主作主,這是人生改變的第一個。
2)
為得主喜悅﹕ “所以無論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林後5﹕9)未信主之前。人生目的是為自己,使自己得喜悅,或是使其他人喜悅,但如今
我們是屬神的人,凡事當為使神喜悅,神不喜悅的事我們不能作。
3)
為主作犧牲﹕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1)未信主以前,我們和世人一樣,都是為自己利益而活。但信主之後,有福音的能力住在我們生命中,我們必須有改變,不再將肢體用在自我自私目的上,乃應當將肢體獻給主當作活祭。主耶穌將自己擺上,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我們應當將自己擺上獻給主,不論是時間,能力,物質,都獻給主。
4)
有屬靈興趣﹕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為我以認識我主耶穌基督為至寶,我也為他丟棄萬事,當作糞土。”(腓3﹕8)信主的人,有福音大能在生命中,必須建立屬靈的胃口,興趣,未信主的人,對屬靈事物毫無興趣,也沒胃口,心中只注重世俗的事物,興趣,信主之後我們應當對屬靈事有興趣,有胃口,喜歡讀主的話,參加聚會,與信徒交通,行聖經教訓當行的事,喜歡服事主,服事人。你現在最有興趣是什麼事?
5)
注目在永恆﹕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看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4﹕18) 信主的人應當記住這世界是不長久的,也不是我們永恆的家鄉,我們在世只像過路客,所以我們不應該將生命目光放在這暫時的世界上,乃為永恆努力,預備,我們在這方面必須有改變。你現今積存的是為那個地方,世界呢?還是天家呢?暫時的擁有,還是永存的福份?
6)
與罪惡遠離﹕ “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裏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羅馬書6﹕13)信主的人必須對罪惡有敏銳的感覺,對試探時時警醒。我們對罪應有正確的認識,罪是邪惡,是與神為敵,故此,我們必須極力避免活在犯罪的試探中,不可與常犯罪的人常在一起,不然,你會被影響麻痺,活在罪中而不自覺醒。
7) 與聖徒相交﹕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馬書12﹕10)人生在世,人人需要朋友,信主的人,更需要信徒多多互相來往,彼此幫助,支持,鼓勵,照應。信徒若太注重俗世人來往,深交,肯定被他們同化感染,思想,行為,必然向著世俗方向。我們必須在信徒中找忠實朋友,也必對信徒時常指點,溝通。中國有一句成語﹕ “未觀其人,先觀其友”。其中必有道理。
屬靈原則的應用﹕
1)
讓人看到事實﹕多年前有一個為宣傳某物品的廣告有一件相當流行的話﹕Where is the beef? 粗略譯成﹕事實在那裏?這廣告的意思是﹕世人不容易被你的說話欺騙,愚弄,他們乃要看事實,真相,這原則也可應用在基督徒身上。不管我們對福音道理認識多少,自己將得救講到天花亂墜,使人瞠目。其實世人所想知道正相是﹕你得救了,有福音大能在生命中,讓我們看看你活出什麼樣子。我們若真的得救,就必須有大能果子的見証,使人知道你是個堂堂正正的基督徒。
2) 使你得到祝福﹕儘管聖經中列舉許多蒙福,祝福的教訓和例子,但卻有許多信徒從未得到明顯的祝福,我們會問為什麼。這是因為不少信徒,雖然得救,卻仍活在自我中,隨從世俗的潮流價值,根本與世俗人在思想,行為上沒有多大分別,對屬靈事毫無胃口,興趣。其實,你可以回頭,離開世俗的行徑,回到福音大能生活中,你就可得到神的賞賜。你原本就應該活在恩典中,為何放棄權利和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