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之美” (尤牧師)
經文﹕詩篇62﹕5-12 2013年12月15日
引言﹕
1)
社會的文化﹕因為每天有作不完的事,有許多目標要達到,許多責任要盡責,許多人實在需要每天最好有48小時,並且在每天的忙碌中,根本就沒時間可以等待任何事,任何人。因此,應運而來就有﹕快熟麵,快餐,快遞快訊捷運。開車當然要快,最好能一上車就到達目的地。電腦,手機,電視,樣樣都要快。最近有人發明了有翼汽車,加上噴射引擎,可以飛天,不必經過堵車之苦。快當然有些好處,可以節省時間,多作些事,有更高效能,但人就會像機器那樣快速運轉,只求速度,根本沒有什麼叫價值和意義。
2)
聖經的文化﹕與社會文化有很大差異的是聖經文化,聖經很注重 “等待”(等待即是慢), “等待”這兩字在聖經中出現超過130次之多,而且神很看重“等待”的價值。這就與世俗文化大相逕庭,完全相反。世俗文化認為“等待”是浪費時間,但神卻在自然世界和人類生活中,安排了許多需要等待的現實。例如栽種樹木瓜果,你必須等待它們成長,母親懷孕,必須等待270天讓胎兒發展,生病必須等待復原,要吃好東西,必須花時間去作,我們要等才能吃到。在基督徒靈命長進過程中,等待是十分重要的過程。等待也是神處理事的原則,神的時間,往往走得很慢,我們等待得不耐煩。但也因為花時間等待神的作為,我們會一點一點更明白神的旨意。
什麼時候要等候神?(撒母耳記下15-18章)
1)
當我們以為安全時﹕聖經學者認為詩篇62篇是大衛王在逃命時寫的詩。這不是他逃避掃羅王,那時他還年紀輕,未曾作王。這次逃命是逃離他兒子押沙龍的追殺。押沙龍欺騙父王大伯,說要去希伯崙獻祭還願,其實他到希伯崙去謀奪王位,造反,要追殺父王大衛。就在這樣危險關頭,大衛知道他必須尋求,等候神的拯救。
2)
當我們毫不在意時﹕身為國王時時留意身邊大臣,將領的一舉一動,預防他們有不軌動機,行動,會傷害國王的安全,這是應當作的。但有那個國王會意料到要奪他王位取他性命的人,原來是他親生子?人人都認為家庭和家人是最安全的地方,大衛的家卻不是這樣。歷史上有不少這類事件,在你最想不到的時候,地方,人物,會使你栽倒。這時候,大衛只能等候神。
3)
當我們完全信任時﹕押沙龍在希伯崙自稱為王,有不少人擁護他,連大衛王原本的軍長都背叛大衛,去投進押才龍的陣營。被出賣是人生最痛苦的經歷,不論是婚姻,朋友,生意上的夥伴,政治上的死黨,就是一些你天天能推心置腹最親近最信任的人,都會背叛你。主耶穌就嘗過被出賣之苦,出賣他的猶大原是他最信任的門徒。
環境危險要等候神﹕ (詩篇62﹕5-8)因為﹕
1)
神是我們的盼望﹕“我的心哪,你要默默聲專心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62﹕5)大衛原本對押沙龍有許多希望。因為他既高大又美俊,有好口才,又能得人心,大衛希望有一天押沙龍能成為以色列的好國王。他絕沒想到押沙龍會造反。當我們對人失望之時,我們的唯一盼望只能從神來。許多人和大衛一樣,先是將盼望放在人身上,當人不可靠,令你失望之時,我們才轉向神,其實,我們應當從開始就將盼望放在神身上,因為只有神才不會令人失望。
2)
神是我們的磐石﹕ “唯獨他是我的磐石。”(62﹕6)在聖經中 “磐石”常用來比喻作 “根基”。世上無數人將人生的前途,安全,建造在不穩固的根基上面,如財富,名聲,地位,權力,成就,但屬神的人,我們應當將人生建造在神身上,只有他才是永穩固的根基。
3)
神是我們的拯救﹕ “唯獨他是我的拯救。”(62﹕6b) “拯救”是指將人從極危險的境況中救出來。大多數人一生中會遇到極危險的遭遇,是人力無法解決的。大衛當時正面臨那情況,他深明他落在水深火熱的絕境中,只有神被能將他拯救出來。除了等候神的拯救,大衛沒有別的出路。
4)
神是我們的高台﹕ “唯獨他是我的高台。”(62﹕6c)高台原意是 “堡壘”,是保護裏面的人不受到侵犯和攻擊的最佳安全地方。今天世人用許多人為事物作為 “安全保障”的目標﹕家庭,朋友,高地位,有權勢,富有,社會地位等等。事實上世上沒有人或物能給我們真正的安全,當我們真正面臨生死關頭時,世上的一切全沒用處。大衛知道只有神是他的保障。
5)
神是我們的榮耀﹕ “我的榮耀都在乎神。”(62﹕7)歷史上以色列人中,從沒有人得榮耀高過大衛王,今天的以色列國仍然用大衛之星作為國號。但是大衛王知道一切榮耀都是從神而來,若不是神的賞賜,他什麼榮耀都沒有。許多在世上成功的人,不論是政治,社會,財富,學問上曾經顯赫一時,得到尊榮光彩的人,時過情遷之後,很快被人忘記。真正的榮耀是從神而來,才是永遠的。
6)
神是我們的力量﹕ “神是我力量的磐石”(62﹕7c)大衛年輕時,他很有力量,他可以撕裂獅子和熊(撒上17﹕36)但他現在老了,他沒力量應付兒子的背叛。他明白最終力量是從神而來,特別是在極度危險的時刻,我們必須仰望神的力量來拯救我們。
7)
神是我們避難所﹕ “我的避難所都在乎耶和華。”(62﹕7)他在62﹕8又說﹕ “你們眾民當依靠耶和華,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避難所”今天稱為 “難民營”,是在戰爭或天災時給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有個棲身之處,使他們疲倦的身體心靈能有安全地方休息。在我們面臨人生極大困境,身心快崩潰之時,我們的神是我們最後投靠之處,在他裏面,我們可以得安息。
等候神的美好結果﹕
1)
我們不至動搖﹕ “祂是我的高台,我不至動搖。”(62﹕6) “動搖”原是 “發抖”,是指我們遇到極恐怖遭遇時,因心中的驚恐,身體會發抖的情形。這是我們許多人都曾經遇到的人生經歷。大衛著實遇到會使他發抖的恐怖經歷,自己親生兒子要尋殺他的命。但是當大衛專向神,等候神拯救的時候,他心中就有安全感,他深知神必有力量保護他,拯救他,因此,他心中不再恐懼,當然也會再發抖。
2)
我們向神傾訴﹕ “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他,向他傾心吐意。”(62﹕8)當我們在危難中肯安靜等候神能力顯現,施行拯救,在安靜中是向神傾心吐意的最佳時刻。平常我們忙於各樣生活事務,那有時間和心思向神傾心吐意,就是在患難中,若不肯安靜,四處奔跑尋求人為的幫助,就不肯安靜下來,將心中的懼怕苦情向神傾訴,人必須肯安靜等候神,才能向神細說心中的一切。這不是說,你若不說,神不知道。這乃是說﹕在安靜等候神時你的心向神開放,你向神的信心單純,就能毫無隱藏地向神傾心吐意,那是個屬靈溝通的最高境界。
3)
我們能聽見神﹕ “神說了一次,兩次,我都聽見,就是能力都屬耶和華。”(62﹕11)我們向神懇切祈求,傾心吐意,神聽見我們的呼求。反過來,在安靜等候神的時候,也是最容易聽到神的聲音的時候,聽到他的慈愛,安慰和引導。等候神是與神有雙程溝通的最佳時刻。當我們太忙,自己想辦法,太重視聽人的聲音,我們無法有寧靜的心靈去聽神的聲音。當以利亞在人生最恐懼,最低沉的時刻中,他尋求神,向神傾心吐意。神用狂風大火,地震各種巨響讓以利亞看到神的大能,但神不在其中,也沒說話,等到一切驚天動地的干擾過去之時,神才用微小的聲音向他說話。(王上19﹕12)你若能安靜等候神,你必會聽到神的聲音,吩咐,安慰和指引。
4)
我們重新得力﹕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31)這是整本聖經中,有關等候神得益最有力,最為人熟悉的一節經文。在患難無助的日子,我們容易感到乏力,疲倦被壓,不得翻身,但神給我們一個重新得力的途徑,就是安靜等候神,在等候中,神會加我們力量,給我們智慧看清四圍的環境,看到亮光和希望。
真理應用﹕
1)
現今文化太糟﹕沒有人能否認﹕不是所有的快都是好。不少人作了快的決定,一輩子受害,天天吃快餐,健康受大害。例如建立家庭,教養孩子,談戀愛,找對象,千萬不能快。不少人生大事,都要花時間,耐心等待才能達到美好結果,小事如作飯,聊天,都要花時間,才能作出好菜,才能增進彼此了解,快是不行的。屬靈的成長更不能快,品格栽培也不能快,人生就像一個旅程,不必趕那麼快去到終點,好好享受每一般經歷,珍惜每一個機會,才活得有內容,感到充實。
2)
選擇更美文化﹕聖經的文化是更美的選擇,它教導我們要耐心等候神,在任何環境中,不焦急,不慌張,交托給主,他必有能力為我們應付,會有比我們自己掙扎的結果好很多。人生沒法一帆風順,也沒法心想事成,小的挫折,大的災難,隨時可以臨到,但我們有神與我們同行,走每一步,應付每一個挑戰,只要存信心肯等待,神必領我們平安渡過。天下沒有人比神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更愛我們,故此,學習等候神,向他傾心吐意,安靜聽他聲音。神說﹕ “你們要安息(安靜),要知道我是神。”(詩篇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