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與饒恕” (尤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17﹕3-4,創世記45﹕1-8 2013年7月7日
引言﹕
1)
新約的一條命令﹕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弟得罪你,你就去勸戒他,他若懊悔,你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路加17﹕3/4)聖經有138處提到饒恕,上面引用的經文是耶穌親口說的話,是給門徒的一條命令,乃是要人不斷饒恕得罪他的人。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不願意饒恕,或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說是饒恕人,其實一點真心都沒有。所羅門王說,人若饒恕別人的得罪,乃是他自己得榮耀。(箴言19﹕11)
2)
舊約的一個榜樣﹕約瑟如何饒恕哥哥們對他所行的惡行,是我們最佳的模範榜樣,(創世記45﹕1/8)希伯來文譯成“饒恕”一字,原意是“越過”。是在出埃及中逾越節的歷史,意思是“不看見,越過”。用在饒恕上是﹕我們不看他們所犯的錯誤,乃越過他們的過犯,而看到那作錯事的人,這正是神饒恕我們的作,神不看我們的罪乃看見一群蒙基督寶血洗淨的罪人。
有關饒恕的幾個重點﹕(路加17﹕3-4)
1)
先從得罪人者開始﹕
“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17﹕3)許多時候,當我們討論饒恕這話題的時候,大多數是討論到被得罪的人該怎麼饒恕得罪他的人;但從耶穌這節經文,他的開始是指“得罪人的弟兄”。耶穌稱“得罪”是罪,表示得罪人是一件嚴重的事。我們不能只要求被得罪的人饒恕那得罪他的人,我們應注意那得罪弟兄的人,我們不應該對得罪人者視若無睹,假裝沒事,而只要被得罪者去饒恕他。這樣作只會增加不斷的得罪行為。
2)
不將冤氣藏在心中﹕
“你就去勸戒他。”(17﹕3b)大多數人被人得罪,不肯去與人解決,只是將冤氣悶在心裏。特別是從亞洲來的人,更不願意與人有當面衝突,只將氣悶在心中;這樣作只會越來越氣,甚至怨恨對方。耶穌要我們去與對方說清楚,解決問題,耶穌在馬太18﹕15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回你的弟兄。”去向對方說清楚不是去使他難堪,乃是去修補你和他的關係。這一點對婚姻關係特別重要。作的時候,當然要有智慧。
3)
懊悔饒恕雙線而行﹕
“他若懊悔,你就饒恕他。”(17﹕3c)要達到真正饒恕的果效,得罪人的必須有誠實的懊悔,真誠的懊悔不只是說一聲對不起,乃是對自己的錯行為真心痛悔,誠懇認錯,祈求對方饒恕。饒怒不等於無視對方的過失,乃是用愛心遮蓋過失。若沒有真誠的懊悔,饒恕不會得到預期的果效。(一位教會的新傳道人試去饒恕一位位高權重又年紀大的長老,後果一點不如理想)
4)
懊悔饒恕修復關係﹕
“他若聽你,你就得回你的弟兄。”(馬太18﹕15)得罪人的肯懊悔,被得罪肯饒恕,原本受傷的關係得以修復。饒恕消除不必要的報復或其他可能發生的壞後果。人人都花時間精力去與人建立關係,與家人,同學,同事,教會弟兄姐妹,我們可以使用饒恕去修復原已受傷的關係是一件美事。任何沒有和好的破裂關係,雙方都會感受傷害。
饒恕那不配饒恕的﹕(創世記45﹕1-8)
我們中間有多少人能饒恕那將我們置於死地的人?對一個使你遭受一生難忘痛苦的人,你怎能饒恕他呢?但約瑟作到了。是什麼動力推使約瑟能饒恕他的哥哥們呢?讓我們從他的說話中看看他為何能作得到。他對哥哥的饒恕表現出他美好的性格,也可作為我們效法的榜樣﹕
1)
他們是他的家人﹕
“約瑟又對他哥哥們說,請你們近前來,他們就近前來,他說﹕我就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創世記45﹕4)許多時候,我們不願意承認這事實﹕不少人際關的傷害發生在家庭中,許多彼此得罪的事,發生在家人之間。可能是各人個性不同的衝突,可能是因自私的意圖,或是嫉妒,或因驕傲,自大,生活上的磨擦。不少家人間的衝突是十分嚴重的,很難忘記的,傷痕很深的。但因為是
“家人”的緣故,使約瑟能饒恕他的哥哥們。神將我們放在一個家庭中有他的美意,雖然家人間會有衝突傷害,但我們必須彼此饒恕。
2)
不忘記卻能饒恕﹕ “我是你們的弟兄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45﹕46)許多人嘗試去作
“饒恕又忘記”,但沒有人作到。其實饒恕不必要有忘記。約瑟沒有忘記他哥哥們作過的惡事,但他仍然能真誠地饒恕他們,這種作法既合聖經,又合邏輯。世上沒有人能忘記一些因他人傷害而來的痛苦經歷,但卻可以不注目於過去的痛苦,越過過往的傷痕,用更高尚的態度去寬恕造成傷害我們的人。約瑟十分清楚記得他哥哥們作的壞事,但他仍然能夠寬恕他們的過犯,這正是神要我們作的。
3)
認識神掌管一切﹕
“現在不要因把我賣到埃及而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裏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45﹕5,8)這段經文中,約瑟三次提及神的作為去解釋他過去痛苦的經歷,他沒忘記他哥哥們對他作的事,但他相信這一切事發生,神都在掌管,世上沒有一件事能從神手指中流失,神看不見。他的全能全知,管理世上一切,當然包括我們人生的遭遇
4)
神將壞事變好事﹕ “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45﹕7)約瑟並沒有抹煞他哥哥們作的惡行,將他賣去埃及。但他卻注目在神的能力,將一件惡事變成一件美事,為以色列人保存餘種,就是以色列國家民族的根必須保存。約瑟有屬靈的亮光看到神的掌管和能力。數千年後,保羅回應這種屬靈見識,他說﹕“因為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28)
善於饒恕必有豐收﹕(箴言19﹕11)
世界各國,不少文化歌頌及鼓勵報復,而不鼓勵饒恕,中國古典小說多是吹雷要報仇雪恨,並且美化成“君子報仇、三年未晚;有仇不報非君子”等歪論,鼓吹人性墮落的本性。不少小說,故事,電影都以報復,暴力為題材,也得到公眾人士的支持,銷路直上雲霄。但是神卻要我們用愛心彼此饒恕,要與眾人和睦相處。箴言19﹕11給我們一些美好的提醒,讓我們看到饒恕是高尚的行為。
1)
饒恕是智慧的表現﹕“人有智慧就不輕易發怒。”(19﹕11)對人饒恕絕不是弱者的表現,乃是智慧的行為,是一個經深思熟慮之思考後的決定。太多報復行為是在突發,衝動之下的感情行為,後來卻變成沒完了的麻煩。選擇饒恕的人比選擇報復的人更有智慧是很明顯的表現。因為他懂得節制,想到未來的後果,不至輕舉妄動。
2)
饒恕是忍耐的表現﹕ “人有智慧,就有忍耐,不輕易發怒。”(19﹕11b)太多時候,我們回擊傷害我們的言語行為太過快,沒經過大腦思考後果,造成後來更大的衝突。特別是在最衝動的時候回擊,只能使小事變大事。有智慧的人卻不這樣,乃是用忍耐應付,將衝動壓住,閉口不言,使血壓降低,吸一口氣,再吐出去,讓腦筋清醒,再作決定。俗語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是至理名言。我們許多人都缺乏忍耐,我也是。但這正是智慧人應作的,我們能忍耐一時之氣,寬恕人的過失,必有好結果。
3)
饒恕是榮耀的冠冕﹕ “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19﹕11c)約瑟饒恕他的哥哥們,不是為了得榮耀,但神將大榮耀賜給他。在他沒有饒恕哥哥之前,神看到他心中的智慧美德,就將他陞高到榮耀光彩的地位。在他饒恕哥哥們之後,神又藉法老將榮耀光彩賜給他的父親全家,無人能估計因著約瑟寬恕記錄放在聖經中,使後世後代千萬人效法得益。
4)
饒恕是蒙福的途徑﹕許多人認為饒恕別人,太吃虧,太過輕易放過得罪他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吃虧。寬恕人是得福的源頭,讓我列舉聖經中幾個例子給你參考﹕
a) 饒恕他人﹕必蒙神饒恕你(路加6﹕37)
b) 饒恕他人﹕得回與人的關係(創世記45﹕15)
c) 饒恕他人﹕自己心中有平安(箴言3﹕2)
d) 饒恕他人﹕多結果子榮耀(約翰15﹕8)
e) 饒恕他人﹕神必加倍祝福(約伯記42﹕10)
真理應用﹕
1)
不肯饒恕後患無窮﹕小事不饒恕會變成大事,到頭來,雙方受傷是常見的事。。不饒恕,心中積冤,會使血壓升高,精神受壓,心臟受傷害,消化不良,睡眼不寧,會有頹喪心態,削弱抗病能力。脾氣不好,容易生氣,人際關係緊張,離婚率高,家庭暴力加增。不饒恕的人所受的傷害,比不蒙饒恕者更嚴重。
2)
你要尋求最大饒恕﹕唸唸浪子回頭故事。(路加15章)你會看到,當他知錯回頭之後,見到父親時他說﹕“父親,我得罪了神又得罪了你。”(路加15﹕18)當我們得罪人時我們首先是得罪神。當然尋求人的饒恕是好事。但尋求神的饒恕更重要。聖經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一書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