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親節” (尤牧師)
經文﹕以弗所書6﹕1-4 2009年6月7日
引言﹕
1)
雙親節的歷史﹕正如別的教會一樣,我們的教會以往都在五月份慶祝母親節,在六月份慶祝父親節。搬進這新教堂不久之後,我們開始將兩個節日合併成為一個大節日,稱為雙親節。這節日的目的是為了向父母和祖父母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敬意,感謝他們無限的愛心,無私的犧牲,雙親節是我們教會獨特別的節日,這樣作是件美好的事。
2)
雙親節的意義﹕正如社會設立特別日期表示向父母親及祖父母親致敬一樣,我們也設這節日向賜我們許多恩惠的父母親和祖父母致敬。除此之外,我們這樣作也是遵守神在聖經列出的誡命﹕當孝敬父母和祖父母。不論是對神或對父母,忽略他們的愛心和恩典絕不符合聖經的教導。因此,我們有感恩節向神表示感謝,同樣地有雙親節向雙親表示感謝。
家庭是一切的基礎﹕
1)
一切從神開始﹕ “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創世記2﹕22-23)若不是神造男人,又造女人,又將他們配合成為夫妻,我們就無法有父親節或母親節了。一男一女的結合是社會組織的最重要和基本條件,在這事上,神有最高的權柄和地位,當我們慶祝時,不可忘記一切從神開始。
2)
一個男一個女﹕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假如婚姻不是由一男一女結合組成,那裏有可能生養兒女,成為父母呢?最重要的不是男女的自由權利,乃是神對人類始祖的命令﹕
“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管理這地。”(創13﹕28)任何其他人為的配合,兩男或兩女都是違反神對婚姻和家庭的旨意。
3)
家庭,沒代替品﹕自從神造天地以來,世世代代,天下各國各族,各種文化,婚姻和家庭的旨意是社會穩固的最大支柱。單身男女也是父母家庭的成員。第二世界大戰以前的德國,和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政府曾嘗試用國家的集體方式來養育孩童,結果是徹底的失敗。
父母,家庭的支柱﹕
1)
一個光榮的身份﹕不論古今中外,生養兒女是一件榮耀的事,一個蒙福的像徵。聖經特別指出﹕ “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詩127﹕3)雖然今天有些夫婦選擇不要生養兒女,但生養兒女仍然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2)
一個寶貴的機會﹕在一個人一生能作的事和能達到的成就中,沒有一件能與養育兒女的機會和榮幸相比。養育兒女的機會,經歷,和其中的苦與樂是人生經歷中最特別,無可比礙的經歷。從懷孕到孩子出生,從乳養到成長,每一天,每一步都是全新的經歷體驗,是一個新生命成長的過程。孩童就像一塊畫布,你可以在上面染色,加彩,繪劃,表達一個生命成長的藝術。如果你是親自養育兒女,那樂趣是加倍的美好。
3)
一個嚴肅的責任﹕人人都知道,機會和責任是一件事不可分的兩面,你不能只選擇機會而不負責任。養育兒女也一樣,其中的喜樂,光榮和責任是連在一起的。聖經和社會都要求父母對兒女的需要,發育,性格和道德的責任,父母在兒女的成長,性格和潛能的發揮負有沉重的責任,父母的生活榜樣,待人接物,人生價值目標,樣樣都影響兒女的成長。基督徒父母還有一個重要責任,引導兒女認識神。
兒女﹕寶貴的禮物﹕
1)
兒女非常寶貴﹕所有的孩童,包括已經出生的和未出生的,都是神所賜的寶貴禮物,都是父母和社會應該珍惜的,父母,家庭和社會必須揭盡全力去供應和保護他們,因他們是社會上最軟弱的人群。胎兒和孩童是活活的生命,不是任何人因不方便或不想要可以隨意丟棄的。
2)
兒女需要教導﹕ “教養孩童,使他行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箴言22﹕6)
“教養”在這裏是指教導他們如何走人生道路,如何選擇道德,倫理和人格方向。父母必須教導兒女是非,黑白,正和錯,要教導他們順從權柄,父母,老師和其他掌權者。父母更要教導孩子認識神,相信耶穌,遵從聖經原則作人。
3)
他們掌握未來﹕不論是一個家庭,一個生意,一個學校或一個國家,它們的前途握在今天的兒童手中。再過20年30年他們就是這社會結構的決策者。他們負擔未來的重要責任。如果他們希望家庭,社會,學校的未來會更好,他們必須追求更高尚的品格,更廣大的人生目標,更美好的人生價值和更好的人格培養。心中有理想是一回事,如何將理想實現是另一回事。你的前途握在你自己手中。
結論﹕
1)
感謝神的時候﹕有個好家庭,好婚姻,為人父母,祖父母,或是為人兒女,都是神的祝福,人人都應當珍惜。讓神真心成為你人生響導,成為你的婚姻和家庭的主宰。在個人和家庭生活中,遵行神的教導原則,這是美好婚姻家庭的最佳保障。
2)
感謝父母的時候﹕沒人能數算父母為兒女所付出的愛心,犧牲和貢獻,不要輕輕抹煞他們的功勞,要時時向他們表示感謝,尊敬和時時幫忙家務,自己的生活學業,工作都要作得最好,使父母時常因你引以為榮。
3)
珍惜兒女的時候﹕神賜我們是一生之久,不論他們 長到什麼年紀,永遠是我們的兒女。但兒女卻不是永遠與我們同在。故此,趁著有機會,多多珍惜時間,享受兒女樂趣,教導,培養他們,管教他們,使他們走正路。還有;注意他們的屬靈生命,帶領他們認識神,相信耶穌,這才是父母留給兒女最大的產業,不可忽略他們靈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