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好榜樣”
(尤牧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10﹕31-11﹕1
2012年10月28日
引言﹕
(1) 神學院的好榜樣﹕香港一所神學院有位學生叫大衛,他是個好學生,不只成績好,行為舉止與師生相處也很好。原來他專心效法一位老師﹕徐教授。大衛效法徐老師說話的方式,走路的姿勢,甚至跟老師一樣,不論天氣如何,總是帶一把雨傘,手夾個公事包。這徐老師是教宗教比較的,他不止在學問知識上很好,為人也很好,與同事學生相處十分隔洽。許多學生都願意效法他的榜樣,希望將來畢業後,出到工場上服事,能像徐老師就好。
(2) 教會中的好榜樣﹕雖然哥林多教會有許多優勢,恩賜和財富(1﹕5)這教會卻有太多問題。他們太過屬世,一點都不屬靈(3﹕1/3)教友之間又彼此告狀在未信者面前。(6﹕1/8)他們最大的需要是效法一個好榜樣,保羅就是那好榜樣。在寫給他們的信中,保羅要他們效法他,正如他效法基督一樣。
壞榜樣不要效法﹕
(1) 不可效法拜偶像﹕
“我的使者在你面前行,領你到亞摩利人。。。迦南人。。。那裏去。我必將他們剪除。你不可跪拜他們的神,不可事奉他,不可效法他們行為,卻要把神像盡行拆毀,打碎他們的柱像。”(出埃及記23﹕23/24)拜偶像是神最恨惡的罪,不只是從前的人拜偶像,現今的人一樣。我們崇拜熱門人物,崇拜金錢權力,地位虛浮的榮耀。不少人崇拜名校,高級職業,例如醫生,律師,政府高級官員,和賺大錢的職業,崇拜高位高薪。我們教導孩子效法這些偶像人物。但是,正如神不許以色列人拜偶像一樣,我們也不應該建立偶像,崇拜偶像。人的心中若有偶像,就沒有地方留給神。
(2) 不可效法惡行為:“你們從前住的埃及地,那裏人的行為,你們不可效法。我要領你們到的迦南地,那裏人的行為,也不可效法。不可照他們的惡俗行。”(利未記18﹕3)基督徒活在盛行惡俗行為的人中,很容易效法他們的惡行為。神警告以色列人不可效法埃及人,也不可效法迦南人;神也吩咐我們不可效法不信主,藐視神的人的行為。可惜的是有些自稱為屬神的人,卻效法不信神者的價值,言語,行為,作人方式,效法世俗潮流,甚至污穢的行為。有些信徒丟棄神要我們與世俗分別的教導,卻隨從世俗的行為。我們是神的兒女,要與世人有分別。
(3) 不可效法壞榜樣﹕
“猶大王約阿施二十三年,耶戶的兒子約哈斯,在撒馬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十七年,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尼八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罪,總不離開。(列王記下13﹕1/2)當耶羅波安開始作以色列王時,他在撒瑪利亞設立邱壇,引以色列人拜偶像,與耶路撒冷的聖殿對抗;為了他的政治勢力,但這卻是神最恨惡的。後來,約哈斯作王,他效法耶羅波安的惡行,照樣引誘以色列人拜偶像。今天,我們活在一個壞榜樣的社會中,指黑為白,以作惡為榮耀,很容易掉在他們壞榜樣的坑中,在社會,學校,工作場所,壞榜樣處處有,我們時時要小心。
(4) 不可有貪心企圖﹕
“他們離了正路,就走差了,隨從比珥之子巴蘭的路,巴蘭就是那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彼後2﹕15,民數記22﹕4/20)在舊約的眾先知中,巴蘭是唯一出賣神呼召的先知。為了不義的工價,出賣以色列人,神的選民。是因為他貪愛金錢財物。到今天,貪心仍然是很有吸引力的罪。不少人賄賂,欺騙,貪污,都是為了不義之財,結果是身敗名裂,甚至坐牢,或以羞辱收場,前途喪盡,都是因為貪心之故。
好榜樣要專心跟從﹕
(1) 亞伯拉罕﹕信心之父﹕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道往那裏去。”(希伯來書11﹕8)因此,他被稱為“信心之父”。在所有基督徒的美德中,信心最大,也最難,最重要,也最有益。信心是我們生活每天的需要。“信心”,“相信”,在聖經中出現超過500處。我們生活上遇到的難處,大多數是因為
“缺乏相心”造成。
(2) 摩西﹕神家的忠僕﹕
“我的僕人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民數記12﹕7)摩西的哥哥和姐姐嫉妒他與神關係密切,但神為摩西辯護,証明摩西的忠心,有資格與神親近。“全家”表示“所有的時間”,和“所有的事”。忠心為神不難,但要樣樣忠心,時時忠心就很難,但這正是神喜歡看到的。在“分金托僕”比諭中(馬太25章)主人對那僕人說﹕“你是忠心良善的僕人(好僕人)”(21,23節)。好僕人必須是忠心的僕人。
(3) 大衛﹕合神心意的人﹕
“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撒上13﹕14)“合神心意”即是“跟從神心意而行”。在你我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事,多少次,我們是跟從神心意行事,說話,作決定。又有多少次是跟從“我自己的心意”作決定,行事選擇。跟從神心意表示明白神心意,遵重神心意,信心,又遵行神的心意。大衛不是完全人,但他的一生中,絕大部分是尊重,遵行神的心意,他是一個配得我們效法的人。
(4) 保羅﹕新生命的榜樣﹕
“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基督)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羅馬書6﹕4)這一節經文可以寫成一篇講章。這是描寫保羅的心志,因為他是蒙召服事主的,凡是蒙恩得救,稱耶穌為主的人,我們都必須將舊生命(包括動機,喜好,目標,價值)都與主同釘在十字架上死去,使我們一舉一動(包括上面幾點)有新生的樣式,這種生命的目的是為了榮耀天上的父。
舉世無雙最佳榜樣﹕(腓立比書2﹕5-8)
(1) 效法基督的心態﹕“你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2﹕5)這裏的“心”字;phroneite,不是指人體的心臟,乃是指一個人的“心思意念”,“想法態度”(mindset)。NIV譯作“態度”正確。保羅在2﹕1/4勸腓立比教會的人要“合一和好”,有一個好方法﹕大家都用基督的心態去行事,去待人,去作決定。將這原則引回到我們身上,今天的基督徒,在思想決定,選擇時,多少是按“基督的心態”去決定,多少是按自己人意的心態去決定。耶穌的心態是“柔和謙卑”。(馬太11﹕29)他要我們效法他的心態榜樣。
(2) 效法基督的犧牲﹕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2﹕6)
“本有”huparchon原是“存在”,耶穌“原來就是”神,是“存在(自有)”的,基督原來本是神。“強奪”原意就是“不肯放下”。耶穌本來是神,他是與神同等,同尊,同榮耀。沒有人能將他“原本”的身份奪去。但因他的“自我犧牲”,他志願放下神的本性,降生成為人的樣式,才能死在十字架上,救贖世人。世人只會強取豪奪,將本來自己不配有的,用種種手段,欺騙,去得到不該有的,(如這次總統選舉)。但基督卻甘心放下原來是他的,為了使世人得救。
(3) 效法基督的謙卑﹕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2﹕7)基督是神,有神一切的榮耀,權柄,能力,但他甘心放下一切,降世為人,成為人的樣式,且是人類中最卑微的身份作為僕人。“虛己”兩字從ekenosen而來,原意是”掏空”,一無所有,完全放棄。正如一個人的口袋,原是滿滿的,但他將一切都給出去,只剩下一個空袋,一無所有。反觀社會歷史,古今一樣,多少人用偷,騙,搶,將原來屬於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引起多少斗爭,殘忍殺害。我們的主乃是甘心放棄,甘心處最謙卑地位。
(4) 效法基督的順服﹕
“既有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致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2﹕8)基督的順服是向天父順服,他的死是天父的旨意。世上沒人能奪去他的命,乃是他甘願捨去。因他的順服,成全了父神拯救世人的大功,並且死在最痛苦的十字架上。順服神是要付代價,基督付上牲命的代價。我們為了順服神,肯付上代價嗎?你曾為了神付出什麼了不起的代價?
結論﹕
(1) 我們效法耶穌多少?我們有無數好榜樣,在聖經中,在現實生活中,看見多少人是我們的好榜樣。還有最好榜樣是耶穌,你我學習多少,效法多少?我們要誠實檢討,反省,為什麼我們靈命軟弱,生活缺乏見証,是否我們效法世上的榜樣太多,效法主的榜樣太少。知過必改,就會有神的祝福。
(2) 你有什麼值得效法?在你身上,從心思到行為,從人生目標到生活方式,有那些是美好的,是值得別人向你效法的?最少是你的兒女,與你一起生活,工作的人,他們在你身上看到多少優美的基督徒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