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內心乾渴” (尤牧師)
經文﹕以賽亞書55﹕1-9 2013年6月9日
引言﹕
1)
一隻愚笨的鳥﹕在猶州的賓甘城,有人發現一隻蜂鳥一直用他的尖咀在啄市中心一朵他從來未見過的“大紅花”。希望能從那大紅花吸些花蜜。沒人知道這鳥要再啄多久,才能發現那可不是一朵大紅花,只不過是一個交通紅燈。在這鳥開始啄那紅燈時,他是絕對相信,肯定是一朵最大的紅花,只不過他一廂情的
相信,肯定不會給他帶來任何花蜜,也解決不了牠裏面的乾渴。
2)
一些愚笨的人﹕其實不只是蜂鳥才愚笨,人類也不比他聰明。歷世歷代,數不清的人一樣在不可能滿足心靈的事物上埋頭苦幹,一輩子營營役役,到頭來還不是一樣心靈乾渴,永不滿足。當以色列人被擄到亞述國時,他們將一切的安全,前途,命運寄托在一位根本不信神的亞述王身上。神將信息通過以賽亞帶到他們中間,對他們說﹕他們的乾渴只有神才能解決。
心靈乾渴原因眾多﹕
1)
人類渴望自我價值﹕雖然建立個人價值的方式人人不同,但人人都渴望被人認為他很重要,很有價值,這是許多人活著的主要原因。
2)
人類渴望得到賞識﹕每人對於“賞識”的看法,作法或許不同,但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
,人人多希望在某人或某些人心中,覺得他很重要。
3)
人類渴望安全無憂﹕安全是人類生存的五個要素之一,在今天的社會,安全更加重要;不論是個人,社會或國家,渴望得到安全是必須的。儘管保証得到安全的方式不同,但人人都渴望活在安全中。
4)
人類渴望活出意義﹕當人類基本生存條件俱備之後,人生意義就很重要。人人都渴望他的生存,活著,對自己,對別人有意義。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的時候,活著就成為負擔。難怪有些大有成就的人,在成就的顛峰上再也找不到生存的意義,以自殺去結束他們認為沒意義的人生。怪不得耶穌說﹕“人活著不單靠食物(物質),乃靠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話。”(馬太4﹕4)人若用世上的物質作為活著的意義的話,他遲早會心中空虛,活著毫無意義。
人為方法補償乾渴﹕
1)
方法第一﹕金錢財富﹕自從有歷史以來,人類就不斷渴望得到更多金錢財富,這情形不限於個人,也出現在社會。物質文明中,人人都想致富,人人都認為只要他們有錢,很多的錢,人生一切都會好起來。今天(五月三日)有人寄張照片給我,上面是一個很有錢的印度人,他花了美金兩百十萬元,請金匠作了一件全金的襯衫,連帶許多金飾約有二十磅重,十隻手指全戴上金戒指,那人說﹕我知道不會有太多美女會喜歡我的相貌,但我相信必有許多人會喜歡我這金衣服。有史以來,金錢財富是人類渴望得到的第一樣。
2)
方法第二﹕渴望愛情﹕全世界的人都重視愛情,認為愛情是人生的第二生命,特別對一些生來就注重感情的人,更是如此。事實上人類歷史証明愛情實在非常重要。不少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真的,創作的,都使人感動難忘。你看多少詩歌,故事,劇本,電影,都以愛情為主題,人人都想沉醉在其中。不少人一生都在渴望愛情﹕去愛,被愛。包括家庭,朋友,夫妻,兒女,同學,同事。愛使人活著快樂,有憧景。甚至有因為錯愛而惹出麻煩也不計較。愛情的甜蜜只有活在其中的人才領會。渴望愛情是人之常情。
3)
方法第三﹕名譽榮耀﹕對一些人來說,名譽榮耀才是他們的人生目標。據說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死前,吩咐在他的墓碑上只要刻他的姓名Charles/deGaulle就夠了,不許有任何其他文字銜頭等。因為他認為他的姓名就是一切名榮耀的最高標誌。只要人看到他的姓名,肯定會知道他一生建立的榮譽,不必加添別的。其他的人會用種種方式來建立或保存他們的名譽榮耀,使未來世代的人都可以知道,有人會用記念碑,雕像,建築物,街道,甚至城市名稱去記念他們。數十年來又有人設立“名人榜”去保留在體育界,音樂界的知名人士。更有近數十年來在美國各處建造價值數千萬美元的總統圖書館,去保存總統任期間的豐功偉績,希望後世代的人永不忘記他們的名聲榮耀。(第一個總统圖書館建於1939
年. 是羅斯福總統而建)
4)
方法第四﹕權柄地位﹕最明顯對權柄的渴望,可以在政治上看出來。沒有權柄的要權柄,已有權柄的要更高的地位權柄。絕大多數人兢選政治地位,絕不是真的為國家人民,全是為自己的地位權柄。我們眼見許多在政治高位的人,根本不是最有智慧,最有能力的人,乃是最會用欺騙賄賂手段的人。因為他們渴望更高地位和權力,怪不得我們看看那麼多令人嘆惜的政治腐敗例子。其實權力地位的渴求不限於在政治上,在社會上,商場上,甚至在教會機構中時時出現。不少人用渴望得到權力地位去滿足心靈中的虛空。
補償乾渴最佳方法﹕(以賽亞書55﹕1-9)
1)
必須知道何處求助﹕
“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55﹕1)如要止住心靈乾渴,第一必須知道可處能去求助。在這節經文中,神用“來”字共有四次。你如果真有誠意尋求止渴,你必須知道你要向神求,也只有神才能真正永久地使你心靈乾渴得滋潤滿足。
2)
必須知道應當聽誰﹕
“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你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5﹕2/3)神在這兩節經文中,重複呼請心靈乾渴的人應當聽他的聲音。可惜的是,世人卻喜歡聽人的声音,不聽神的声音。多少人花百萬金元去買人智慧寫成的書,希望從中得到滿足乾渴的秘訣。又有千萬人花千萬小時去聽人的演講、理論,希望得一些指示。但神說﹕我們當聽他的聲音,應當注意神的話語,就是聖經。聖經中有千年不變的屬靈定律,傳道人研究搜集在講台上解釋明白,教會查經班有眾肢體的分享,體驗,都可幫助我們從神的話中得到方向。
3)
必須知道要尋求神﹕
“(你們)應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55﹕6)當人缺乏需要幫助時,通常會去尋求他們認識為一可靠,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幫助。但神要我們去尋求他,親近他,不可去尋求人的幫助,因為人的能力智慧微小軟弱。神應許我們,只要我們肯尋求,就必會尋見,神原本就在我們旁邊。耶穌應許說﹕“乾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來,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啓示錄
22:17)
4)
必須相信神的智慧﹕ “天怎麼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55﹕9)這是指我們對神智慧的信心,我們應當相信﹕神知道的最好,神的計劃肯定比我們的好,神知道該怎麼作去達到最佳果效。神必然以我們的利益為出發點,神必然能夠,樂意供應我們一切,使我們心靈身體一切的缺乏都得飽足。我們假如不相信神,他不能為我們作任何事。
真理應用﹕
1)
只有神能夠止渴﹕人類被造之時,神就將他的靈氣吹進人的心靈,使人類成為有靈魂的活人,是所造萬物中之冠。(創世記2﹕7)人的靈若不與賜靈的神重新接合,他的心永不得滿足;所以,人覺得靈裏空虛、乾渴,是正常的情形。因此,人必須尋求認識神,相信神,明白神的愛和恩典,得到神的赦免,如此,他的心靈才得寧靜平安滿足。
2)
耶穌是活水泉源﹕
“耶穌回答說﹕人若喝這水,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以賜的水就永遠不渴,因為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一直湧到永生。”(約翰4﹕13/14)沒有人需要任何解釋都會明白這經文的意思。耶穌指出人若喝世上的水,必會再渴,因為世上的一切不能滿足心靈的乾渴。他邀請世人來喝他所以賜的活水,這活水在他們心中會成為湧流不息的泉源,這樣,人就永不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