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協調”
(尤牧師)
經文﹕彼得前書 3﹕8-11 2013年6月30日
引言﹕
1)
今天時代的趨向﹕今天的社會,注重作人技巧多過工作技能。換句話說﹕你如何待人接物比學問更重要。相處融洽是人生成功和活得快樂的主要因素,包括職業,婚姻,家庭,交朋友等。凡是與 “人”有關的事都非常重要,在與人相處中一個令人頭痛的事,就是如何與人 “協調”。
2)
淺談協調的定義﹕綜合數本常用的英漢字典,英文的協調Compatible
也可譯作接納,同意,配搭和相稱。協調在人際關係上,家庭傢俱配合上,衣服的顏色和款式上,商業和政治目標,作法上都很重要。當人與人能互相協調時,關係就會融洽;商業活動上如協調,必然生意興隆,利益輥輥而來;家庭擺設若協調,會給一安寧悅目,舒適的感覺。
3)
聖經的協調教導﹕聖經有不少有關協調的教導,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協調更多,更清楚。人的言行,神的教導,個人及整體的相處都包括在內。彼得在前書2-5章中特別長篇教導神的兒女該如何協調生活:包括人民與政府,丈夫與妻子,少年人與老年人等。彼得特別強調人與人協調的重要性及不協調能造成的傷害,彼得給我們幾個實用步驟,可以促進人的協調。他用一些步驟教導我們要留心聽他的親身體驗,將不協調的關係變成協調,使我們在世上生活能榮耀神。
協調一事說易作難﹕
1)
人臉人心個個不同﹕四十多年作牧師的經歷,和各種各色的人打交道,得到的結論﹕人臉與人心,個個不相同。令人不解的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中間,特別不同。許多夫妻,兒女,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同工同學,就有許多不相同之處。例如對食物的品味,穿著的款式,個性和喜好,興趣和活動,對政治宗教的立場,背景與教育等,加上作人作事的方式,價值目標,數不完的分別分歧,甚至對立,說之不盡。結論﹕人與人之間不協調是必然的事,不必大驚小怪,或是束手無策。
2)
世界社會越來越小﹕自從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就越來越小。在電腦聯網出現後,世界社會真是 “天涯如毗鄰”。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國家如美國,更成為各式各樣文化、人種的大熔爐。兩百年前的社會,大多數人都生於斯,活於斯,死於斯,很少行蹤越過五百哩之外。但今天,你到任何地方,遇見的人從世界各地而來。他們帶來不同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傳統,宗教及數不清的差異。這些人與我們有基本上的差別,在價值,目標,信仰上大不相同。我們和他們住在同一社區,上同一學校,在同一地方工作,同一教會信主,服事主,不協調是當然發生的情況,若處理得好,就不會發生衝突。
3)
精心傑作絕無複制﹕人人都知道,汽車公司,自行車公司,冰箱製造廠等,在製造每樣產品時,先是有個設計藍圖,然後造一個樣本,最後是照樣本複制成千上萬的產品。經過細心的質量管制,造出來的複制品,千萬個都一樣。無論外型,內涵,功能都完全一樣。假如你看過、用過一個,你就不必再看另一個,都是一樣。但是神造人完全不同,每一個人是神精心特別設計,按照神的心意計劃,目標而設計。因此,你看每個人都不同,不論長相外型,性格,喜好,能力,才幹,態度,作人,那有兩個人百分百一模一樣呢?就連雙胞胎孩子也不一樣。唸哥林多前書12章,你就看出神的偉大,奇妙。因此,人人能對別人有貢獻,沒有一人能有他人的一切才能,大家一起合作,同舟共濟,事就好辦,人人得益。
錯誤處理互不協調﹕
1)
既不協調各走各路﹕這是一般人處理互不協調最常見的方式。這方式常用在種族及文化差異上面。美國歷史及其他國家,都曾用這 “隔離”方式。有人認為這是最簡單,也最合邏輯作法﹕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其勉強在一起產生衝突,何不各走各路。許多人用這方式處理婚姻不協調,種族不協調,各據一方,互不往來。雖然這作法會減少磨擦,衝突,卻因此產生猜忌,誤解,偏見和緊張關係。削弱合作,了解,共同建立的合作能力及結果。採取各走各路方式的人,永遠沒學到認識對方,了解差異,尋求找出在差異中共存的益處。
2)
老羞成怒互不相容﹕當人與人相處,不能協調時有人會越過越火,終於以一拍兩散為收場。不少婚姻如此下場,合夥生意拆散分家。這類人屬於 “自我主義”者,只有照我的路走,否則只能鬧到四分五裂為止。這類人永遠無法與有差異的人和平共處,在異中求同,找出一條共和路線,他們一生中只有失敗的傷痕,沒有和解的喜樂。
3)
堅持到底不勝不收﹕這是處理不協調最壞作法。這類人不肯停止,不會退步,不會離開,他們會斗爭到底,不勝利不收兵。這類人全不顧及為主名,保守合一精神,一點不肯讓步,不肯安靜,一直斗到底,到打倒對方,或兩敗俱傷為止。這些人要控制別人,專橫,強悍,不惜傷害他人,甚至是家人,朋友,甚至教會,也是如此。
處理協調聖經有路﹕ (彼得前書3﹕8-11)
1)
跟從基督信仰美德﹕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悲謙卑的心。”(3﹕8)在這短短一節經文中,彼得列舉五個信徒屬靈美德,足以解決任何差異,任何不協調的關係﹕同心,體恤,相愛,慈悲和謙卑。在與人相處上處理不協調或衝突上還要加上什麼嗎?這五樣屬靈美德豈不是完全了嗎?彼得說﹕與其各走各路,我們要追求和睦;與其生氣發怒,我們當彼此體恤;與其自覺高傲,我們要表示謙卑。除此之外,我們再不需要別的秘笈去處理不協調情形。
2)
注意我們蒙召身份﹕ “不可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例要祝福。因為我們是為此蒙召,好叫我們承受福氣。”(3﹕9)彼得提醒我們,在我們處理不協調情況時,不可忘記我們蒙召的身份和目的。我們蒙召是為了承受神的福氣。神兒女的人生態度,目標,作法,絕不是以惡報惡或以辱罵還辱罵,乃是要以祝福為行為原則。在處理因不協調而發生磨擦衝突時,我們要以祝福代替辱罵,以良善代替惡言惡語,以包容代替報復,我們當效法主的樣式,他心裏柔和謙卑。
3)
處理協調謹慎小心﹕ “(你們)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3﹕11)與人和睦是很難作的事,特別是與一些不協調的人和睦,是難上加難。與不協調的人相處,很容易發生衝突,紛爭,甚至造成分裂。與其注目在差異,不協調的細節上,我們應當注目在大前提,共同目標上,彼此間相同協調上的可能。我們可以設法從別人立場看事物 ,將心胸開啟,擴大,包容,如此,豈不是可以共同努力,共同建造更美好的關係,更和平相處,活得更有活力。
真理應用﹕
1)
彼此協調談何容易﹕盡管我們知道聖經在彼此協調上,給我們很好的建議﹕相愛,體恤,同心,仁慈和謙卑等,但在實行上困難重重,說來容易作來難。有個小女孩寫一封信給神,信上說﹕〝親愛的神:我相你要愛全世界那麼多人,一定是很難作的事。我們家有四個人,我就不能作到。南茜。〞許多時候,連我們最親近的人都很難實行聖經的教訓,彼此容忍,相愛,體恤,那能在多人的教會,社會中實行呢?在這協調上面,我們該如何作才像屬神的兒女呢?
2)
學習球隊教練作法﹕有一隊球隊得到全國冠軍杯,該隊教練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有記者這麼問他﹕ “教練,你是怎麼能找到這麼多球員彼此配合,協調,天衣無縫,使球隊取得冠軍呢?”教練回答說﹕ “要組成一個得勝的球隊,不是去找人人協調的球員組成,也不是看隊員間如何協調。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各種差異中,如何處理不協調的事實。” 我相信我們作為神的兒女,在家庭,學校,辦公室,教會中如何處理不協調,可以向這教練學習。應該著眼的不是如何爭取與協調人來往,乃是爭取如何與不協調合作組成一支得勝的球隊。